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概述,前景被看好
来源: | 作者:finance-60 | 发布时间: 2662天前 | 267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国内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,但是由于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,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。鉴于海风资源的地理分布,在此通过对国内,特别是海上风电发展较为迅速的江苏省的经济政策环境研究,以及海上风电项目施工、运行特点的分析,对海上风电的经济性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。

国内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,但是由于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,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。鉴于海风资源的地理分布,海上风电可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,因而大力发展海上风电,既可以满足东部用电需求,更会加快我国绿色发电的步伐。在此通过对国内,特别是海上风电发展较为迅速的江苏省的经济政策环境研究,以及海上风电项目施工、运行特点的分析,对海上风电的经济性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。



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概述

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(CWEA)数据,截至2016年底,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62万千瓦,海上风电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0.96%。2009年,东海大桥海上示范风电场建成投产。2012年底我国海上风电场累计装机接近40万千瓦。受海域使用等因素影响,2013年海上风电发展放缓。2014年,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约20万千瓦,全部位于江苏省。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36万千瓦,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和福建省。2016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54台,容量达到59万千瓦,同比增长64%。


在电价方面,2014年6月5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《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》,对非招标的海上风电项目,区分潮间带风电和近海风电两种类型确定上网电价。2017年以前(不含2017年)投运的近海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.85元,潮间带风电项目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0.75元。2016年年底,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发布通知,为继续鼓励海上风电发展,规定海上风电标杆电价不作调整。


规划政策方面,为了鼓励和引导海上风电健康持续发展,实现能源结构调整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,为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支持。国家能源局印发《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(2014-2016)的通知》《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》等,提出了海上风电发展规划、项目核准、海域海岛使用、环境保护、施工及运行等环节的管理和技术质量具体要求。其中,《风电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将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建设,重点推动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,到2020年4省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均将达到100万千瓦以上,到2020年,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,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。


江苏省海上风电的经济政策环境

截至2017年的6月底,江苏省海上风电装机是118万千瓦,占全省新能源装机20%,海上风电(潮间带和近岸海域风电)装机容量规模全国居首。从布局区域上看,江苏省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如东县、大丰市、滨海县和响水县等海域。由于江苏省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,透明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,良好的工业基础,各电力开发企业纷纷抢滩进入,市场资源的竞争非常激烈。


资源良好、风能条件优越。江苏省东部沿海海岸线长约954千米,海域面积37500平方千米,滩涂6500平方千米,风能资源丰富,主要分布在沿海滩涂和近海海域。潮间带和近海海域80米高度平均风速在7.5米/秒左右,近海部分海域80米高度平均风速接近8.0米/秒,风能资源开发价值较好。


电网消纳能力强。江苏省电力装机规模超过一亿千瓦,电网消纳能力强,具有较强大的电网系统。电网布局合理,电力输送便利,能够保障全额消纳。新能源补贴发放及时,未出现长时间拖欠问题,保证了新能源项目的收益。


海上风电企业发展迅速,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。江苏省风电产业链基本齐全,形成了一定的集群优势,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风电机组制造能力、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、风电机组配套能力。江苏省规模以上风电企业约为70家,其中风电机组制造企业10家,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10余家,配套企业30余家。节约了物流成本,同时也为后期运维备品配件的及时供应创造了条件。


经济发展迅速,政策规划重点培育。“十二五”,江苏省GDP年均增长9.6%,高于全国1.8个百分点,“十三五”期间,江苏省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同时,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》提出,“要加快推进能源变革,优化能源生产结构,大力发展风能等可再生能源,推动清洁高效、低碳优质能源逐步成为增量能源贡献主体。风电,海陆并举、以海为主,兼顾内陆中低速风能开发,形成800~1000万千瓦装机。”《江苏省“十三五”海洋经济发展规划》提出,“优化海上风电开发布局,积极发展离岸风电。巩固放大盐城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效应,推动海上风电设备关键技术攻关,重点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兆瓦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、集中监控及智慧风场管理系统、风电控制系统及设备、构建集技术研发、装备制造、风场应用和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。支持盐城、南通、连云港海上风电开发,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。”